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,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“上品”。
有些遗憾的是,这个盘子因为清理不当或者其它原因,导致了盘沿上有两个小冲口,影响到了它的价格。
尽管如此,它的艺术价值没有丝毫折扣,反而凸现出留存下来的不易。
“曾老板,你不是说好几件宝贝吗,怎么就这一件?”
看到曾柏春拿出章个盘子后书包就瘪了下来,杨潞飞不解的问道。
“杨老板,您看这个盘子值多少钱?”
曾柏春没有回答杨潞飞提出的问题,而是问起了瓷盘的价格。
当初,王志超从他手上收走了两件玉器,听说后来以高价卖给了杨潞飞,曾柏春有些后悔卖得太便宜了。
这次,他左磨右泡的从王志超哪儿拿到了杨潞飞的电话,打算把手里的几件好东西卖给他,但又担心杨潞飞诓他,就先拿出了这个在他看来“不值钱”的瓷盘。
这个瓷盘是他在黄河边一个土坡上发现的。
据说,他们村子以前是黄河上的一个古渡口,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河边的石滩上找奇石,鬼使神差的将目光落在了不远的土坡上,在太阳的照射下,土坡上有闪闪发光的东西。
他跑过去一看,是一块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蓝色小瓷片,于是用挖石头的小镐慢慢的扒,结果越来越大,最后挖出来一个大盘子。
可惜他不懂瓷器,挖的时候没有注意,结果弄破了。
曾柏春跟着村里人捡石头也有几个年头了,多多少少的卖了几个钱补贴家用,平时更多的是打理家里的几亩地。
在这黄河边上,村里经常有人捡到瓷片,有时候甚至是完整的,所以曾柏春也没觉得奇怪。
不过,那天他没捡到好的奇石,反正歇着也是歇着,就在挖出瓷盘的地方扩大范围继续挖了起来。
这一挖还真有收获,在这个地方他又挖出了五块玉牌,到河里洗干净后,发现很不错,不仅有图案,还刻着诗句。
今天,他也一起带来了,不过却耍了个心眼,等杨潞飞对瓷盘出价后,再看看要不要一起卖了。
第86章 再返陆平县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